Copyright © 2017 广州市司法局 粤ICP备09006188号 网站标识码:4401000042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13号
聚焦民生“小切口”,推动社会“大治理”
10月13日,羊城晚报在《奋进新行程·非凡十年看广东》专栏刊登文章《聚焦民生“小切口”,推动社会“大治理”——广州司法行政机关十年办理各类法律业务逾700万件》,对广州市司法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立足司法行政职能,助力建设平安广州、法治广州,增强群众法治获得感的做法作专题报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市司法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为经济社会发展护航、为平安广州发力、为法治广州添彩,坚持守正创新、务实奋进,多项法治建设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数据显示,十年来,广州市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机构共办理法律业务673.9万件,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62万余件,广州仲裁委共办理仲裁案件11.3万件。
▲广州已基本建成“线上30秒、线下半小时”的公共法律服务生态圈
打造法治城市标杆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积极推进法治建设再上台阶,打造法治城市标杆,出台法治广州建设规划、广州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广州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在全国首开网络立法听证会先河,率先实施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管理、率先上线行政规范性文件智能管理平台、率先试行政府首席法律顾问制度,在全国首创“行政执法数据年报公示制度”获国务院肯定并向全国推广。
同时,广州完善法治供给体系,努力安民利民。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共推进重大立法项目30项,现行有效地方性法规共86件、政府规章113件。出台了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办法、老年人优待办法、井盖安全、物业管理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
广州还在全国率先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率先出台行政复议抄告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全市共审结行政复议案件55221件,办理一审行政应诉案件42455件;2014年以来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9341件。
此外,广州在全国率先出台《广州市法治镇(街道)指标体系》,首创“自主创建+评建互动”“上级部门统筹督导+专家团队理论指导”模式,通过“7+1”法治镇街指标体系,将506项行政处罚相关事项调整由镇街实施。
据悉,广州连续6年在法治广东建设考评中被评为优秀,4次荣获中国法治政府奖,6次荣获法治政府奖提名奖,并获评法治政府建设典范城市、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城市,南沙区获评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2021年度工作报告在广州市人大常委会首次满意度测评中获全场唯一全票满意通过。
增强群众法治获得感
“多亏了司法所、调解室和街道工作人员及时介入调解施工方和工人之间的矛盾,指导我们逐步推进电梯加装工作。”广州市越秀区梅花村街道钟厂宿舍的梁叔说。
近年来,广州从政策保障、人民调解、行政复议、法治宣传等方面着手,为旧楼加装电梯“落地难”开出“法治良方”,以民生小切口推动实现社会大治理。“以全方位法治保障破解旧楼加装电梯难题”,也成为广州以法治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的重要抓手。
▲公证员下乡,把公证服务送到群众的身边
广州公共法律服务从“便捷高效”向“均等普惠”目标奋力迈进,在全省率先出台政府规章《广州市公共法律服务促进办法》,制定打造“全国公共法律服务最便捷优质城市”的行动方案,升级优化广州公共法律服务2.0版本。目前,广州共建有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3017个,各类法律服务机构4278个,法律服务从业人员逾4万名,已基本建成“线上30秒、线下半小时”的公共法律服务生态圈。
在助力营商环境建设上,广州司法行政系统也不遗余力。例如,建立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法治联合体,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率先出台《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全国首创“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法律援助基金项目,全国首推市场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免处罚免强制清单,制定全球首个互联网仲裁“广州标准”。
同时,广州高标准打造大湾区中央法务区,建成全国首家涉外律师学院,首创法律服务交易会,成立“一带一路”律师联盟广州中心、广州国际商贸商事调解中心和广州国际商贸法律服务中心。2018年以来,累计取消证明事项470项,“减证便民”实效全国领先。2019年至2020年,连续两年在国家发改委组织开展的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居全国前列,18个指标全部获评全国标杆。
来源丨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