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17 广州市司法局 粤ICP备09006188号 网站标识码:4401000042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13号
广州:按下调解“升级键” 打开市域社会治理新路径
* 本文原载于《人民调解》2022年第7期
旧楼加装电梯遇阻、房屋租赁起纠纷、邻里发生口角……基层矛盾纠纷的妥善解决事关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衡量着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近年来,广州市司法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重要指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目标,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职能作用,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新路径,有效提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效能。2021年,全市各类人民调解组织排查预防化解矛盾纠纷10.2万件,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为广州市着力打造全国公共法律服务最便捷城市,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作出积极贡献。
筑牢根基 织密调解网络
广州市天河区天园街道环宇社区一位年逾八旬的居民早晨在小区内散步时,因遇到一只金毛犬和一只贵宾犬正在嬉闹,受到惊吓后摔倒在地,导致右股骨骨折。社区党委书记、居民委员会主任兼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雷群燕主动组织调解,涉案三方本着和谐邻里的理念,平等、自愿的原则达成调解协议,老人家依法获赔医疗费6万余元,多家媒体予以宣传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好的反响。
* 纠纷当事人向广州新南方正医调委和天河南司法所赠送锦旗
这起纠纷得到及时化解,得益于广州市已建成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调解组织网络。近年来,广州市司法局不断加强调解组织建设,扩充调解力量,基本形成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格局。
持续强化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广州市司法局强化党对调解组织的领导,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将调解组织建设作为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群众的政治责任抓落实。全市建有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3389个,调解员1.7万余人,实现全市镇(街)、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和重点行业调解组织全覆盖。全市村(社区)“两委”党组织书记担任村(社区)调委会主任,村(社区)法律顾问担任村(社区)调委会副主任。
持续扩展行专调解组织覆盖领域。聚焦人民群众需求大、矛盾纠纷多发易发领域,推动在道路交通、医疗卫生、劳动争议、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物业管理、互联网、金融保险、旅游等新业态领域,设立行业性专业性及其他调解组织172个。2021年,行业性专业性以及其他各类调解组织调解的矛盾纠纷案件41917件,占案件总数的48.66%,广东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荣誉称号。
持续擦亮个人调解品牌。打造人民调解广州特色名片,鼓励专兼职人民调解员、退休干警、社会乡贤、优秀律师建立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全市共建有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51个,英艳家事纠纷调解室、刘穗珊物权保护纠纷调解室、老何社情民意观察室、中大布匹市场念禹人民调解室、杨杨律师个人调解室等一批优秀调解室知名度非常高,常有当事人跨区前来申请调解。
贴近群众的调解组织和调解员为宣传调解工作和有效预防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提供了坚实基础,越来越多的群众首选调解方式化解矛盾纠纷,2021年依申请调解案件42110件,同比上升15.08%。
完善机制 实现快速联动联调
* 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海珠区凤阳街道调解员马胜佼(右四)直播调解加装电梯纠纷
旧楼加装电梯既是民心工程,也是社会治理的痛点难点。近三年来,全市通过调解模式化解旧楼加装电梯相关矛盾纠纷2842宗,共促成成功加装电梯1716部,惠及8.7万余名群众。加装电梯涉及人数众多,涉及法律关系复杂,技术难题多,纠纷化解难度大。广州市司法局正是运用联动联调机制,破解加装电梯纠纷调解难题。
联合发文,完善调解衔接机制。广州市司法局制定《加强人民调解衔接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为全市建立健全相应衔接机制提供指引指导。通过点对点联合发文形式,市区两级司法局与法院建立了诉调对接工作机制,与法院、公安局建立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纠纷一体化处理工作机制,与信访局、住建局、人社局、税务局、妇联等单位团体普遍建立了联动联调机制。访调对接、诉调对接、警调对接、仲调对接、复调对接等联动联调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联动联调机制成效明显,2021年全市人民调解组织接受委托调解案件30356件,其中公安机关委托移送案件同比增长107%,法院委托移送案件数同比增长56.31%。
派驻专职调解员,强化联动联调工作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相关单位配备专职人民调解员,目前,在市区法院、互联网法院、广铁行政法院等法院调解工作室派驻42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在公安派出所、信访局等行政单位调解室派驻专职人民调解员70名,在交通、消费、医疗、物业等行业性专业性组织派驻专职人民调解员8名。派驻专职调解员制度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矛盾纠纷联动联调工作机制,“海珠区人民法院诉前联调工作室”和“天河区人民法院诉前联调工作室”等打造成联调示范工作室。
吸收专业人才,优化多元化调解队伍结构。推进村(社区)法律顾问担任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实现全覆盖,共2750名律师兼任人民调解员;遴选400多名金融、医疗、知识产权等专业人才兼任调解专家或行专调解组织调解员。广州市司法局联合七个部门印发《广州市关于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创立专职人民调解服务项目政府采购制度,建立完善兼职人民调解员案件补贴制度,为吸引专业人才加入调解队伍创造了有利条件。两级司法局分别组建调解专家库,为解决疑难复杂案件提供智力支援。
整合资源 打造纠纷多元化解新品牌
* 天河区天河南司法所联合广州新南方正医调委调解医疗纠纷
* 从化区吕田镇调委会调解员现场调解房屋权属争议纠纷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多元解纷需求为导向,守正创新,积极构建集约高效的市域社会治理多元解纷体系,打造纠纷多元化解新的广州品牌。” 这是广州市司法局负责人对调解工作的要求。
打造“3+X”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广州品牌。天河区天河南街首创以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为基础(“3”),联合相关行政职能部门、专业行业调解组织、志愿团队和两代表一委员等社会力量(“X”)共同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的“3+X”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通过加强“3”与“X”之间的联动联调,实现“排查梳理、源头防控”治未病和“受理分流、多元化解”治已病相结合的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目的,形成基层多元解纷新模式。
自“3+X”工作机制实施以来,天河南街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由之前的92.3%提升到98.6%以上,刑事和治安警情逐年下降。2021年在市司法局的大力推动下,“3+X”机制作为广州市改革创新经验在全市复制推广。
搭建非诉讼服务平台。以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目标,积极推动构建多元解纷格局,为群众提供更高效、更多元的解纷服务。近几年,先后推动成立广州国际商贸商事调解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调解中心、广州市行政复议调解中心、广州市行政争议调解中心等市域层面调解组织,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元解纷需求。
去年开始,市司法局依托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展非诉讼服务中心试点工作。非诉讼服务中心整合综治、公安、劳监、信访、律所等调解力量,综合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司法调解、行政复议、行政裁决、仲裁、公证等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搭建“一条龙”非诉讼服务和争议解决平台,为群众提供更便捷、更经济、更优质的解纷服务,将更多的方便留给群众,更多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诉讼之前。
升级调解信息化应用平台和“羊城慧调解”功能。坚持线上线下一体抓,满足信息化时代群众调解服务需求。去年,市司法局投入专项经费对人民调解信息化应用平台进行升级改造,新增统计分析、线上调解、案件流转、司法确认、学习交流等6个功能模块,分别与广州市司法局司法大数据、羊城慧调解、调解移动化等平台实现线上调解业务闭环。
进一步优化“羊城慧调解”微信小程序,通过OCR识别技术、语音识别、微信定位等应用,帮助调解员减少数据信息采集不便及重复录入的负担,支持自动生成《人民调解协议书》功能,方便当事人下载。“羊城慧调解”微信小程序上线以来,调解员注册人数11843人,累计访问使用75700人次,由市民发布的调解工单193件,已办结186件。
来源 | 《人民调解》杂志、市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