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

从1.0到7.0!广州奏响新时代法治宣传最强音

2020-08-31 10:19
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字体 :

  1985年9月,广州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联合召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广州市“一五”普法教育工作,自此,广州市法治宣传工作步入1.0时代。

  从“一五”到“七五”,从1.0版到7.0版,广州市法治宣传工作走过了整整35年,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35年的风云变幻,无论是普法的对象,还是普法的形式、内容、职能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切,见证着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发展历程,见证着广州这个改革开放的先行地、示范区,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大都市进程中全力打造法治软实力、建设法治之城的决心和魄力。

“用法治思维依法行政”

广州领导干部普法一直很“硬核”

  在谋划“一五”普法规划之初,广州市委、市政府就清醒地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法治政府的目标,人是核心,领导干部又是这核心中的“关键少数”,是建设法治国家和政府的“带头人”。从“一五”普法伊始,广州市法治宣传工作就紧紧抓住了领导干部这个“龙头”,不断提高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市,在法治的轨道上推动广州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


  “一五”普法时期,虽然当时条件艰苦,全市领导干部已开展分批次脱产集中学法,从1985年到1987年,对全市副局级和市直属机关各部、委、办正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进行的普法轮训一共达到22期、989人次之多。此后,领导干部普法不断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逐步建立起领导干部普法的“广州品牌”。

  一是普法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二五”时期,首次在市五套领导班子成员举办法制专题讲座,在市委党校领导干部轮训班中增设法制课程,不定期组织全市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开展法制宣传报告会等。“三五”普法开始,市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局级和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开始增加普法及考核内容。到“四五”普法期间,法制讲座范围从市五套领导班子成员扩充到依法治市、普法领导小组成员,再扩充到全市局以上单位党委学习中心组成员,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五五”期间,广州市投入85万元,开发了集学习、考试、管理功能于一体的《广州市领导干部普法教育信息化应用系统》,并自“六五”普法开始,借助普法平台,对全市1500名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和近10万名公职人员进行网上法律知识闭卷考试。“七五”期间,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等5部门联合制定并印发了《广州市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将领导干部法制培训讲座及常务会议学法以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

  二是将普法工作贯穿领导干部任职全过程。“五五”普法期间,全市及各区(县级市)普法领导机构已很健全,领导干部的普法内容纳入了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政府培训中心的重点内容,并规范了学法体系、考试机制。近几年来,各级党委、组织人事部门进一步把对领导干部掌握法律知识和依法办事作为考察、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各级纪委和监察部门把对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核和监督作为建立惩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市两级人大常委会和政府对拟任命干部进行法律知识任前考试,并明确规定,不参加考试或考试不及格者不予任命。“七五”期间,探索建立了党员领导干部及司法公职人员法治档案制度,建立健全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年度考核中述职述廉述法制度,并拟在2020年实现全市各区、各主要部门主要负责人向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述法全覆盖。与此同时,投入近4亿元,建设全国首创的集反腐倡廉和法治教育为一体的教育基地——广州市党员干部纪法教育基地,以此作为广州市领导干部进行法治教育的常设基地。

  三是推进普法工作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普法工作是一项润物细无声的工作,除了普及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入脑入心,促使领导干部形成法治思维并以此指导工作实践。“三五”期间,全市在推进领导干部行政执法、司法人员学法过程中,开始执行普法工作“三个结合”,即普法与行政部门执法大检查活动相结合;普法与增加“窗口”工作透明度相结合;普法与实行追究执法过错责任制相结合。近年来,领导干部普法更注重实用性和效果,运用政务公开、立法听证会、领导旁听庭审工作等方式,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途径和形式更趋多元,在实践中真正锻炼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全媒体、无接触普法”

广州普法模式一直因时而变

  “一五”时期,广州市有八区、四县,一遇大事、新法,大喇叭车走街串巷“喊法”、摆摊设点发传单成了当时的一大街景。在“一五”时期,广州市开展法律宣传和咨询活动33960次,在当时资讯还不发达、“大哥大”是奢侈品的年代,大喇叭车普法适应形势,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时间流转到“四五”普法,网络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2002年11月,广州市建立了广东省第一个功能完善的普法网—“广州普法网”,普法网的“法律法规库”建设成为了当时全国最权威的法律法规库之一,通过广州普法网可以进行“在线咨询”,网络三天内联系专业律师给予法律咨询问题的答复。在2003年抗击“非典”过程中,普法网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普法宣传因全市各区(县级市)网络没有建立,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的“非典”普法宣传主要还是以编印资料、挂图、宣传单发放到基层等形式开展。

  “五五”普法时期,随着宣传硬件建设进一步增强,网络开始强势进入普法领域,呈现与传统普法模式齐头并进的态势。2006年,广州市投入85万元资金,开发广州市领导干部普法教育信息化应用系统。全市各区(县级市)分别建立了普法网站,并充分利用“12348”法律服务热线,每天为有法律需求的群众解答法律问题。在2008年抗击南方地区“冰冻”灾害重大事件中,全市各级普法部门充分利用网站部署普法宣传工作,同时组织力量,以图文并茂形式,编印交通安全、劳动合同等方面普法资料50万份,组织100余名法律志愿者,分赴车站、机场等场所派发普法宣传单,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到了“六五”普法时期,网络普法优势进一步凸显。广州普法网功能不断完善,依托市、区两级普法网站,以及微博微信公共平台,开展各种普法宣传活动。2005年,市财政投入7194万开设广州广播电视台普法专用频道,成立了由副市长担任组长,公、检、法、司、国安、电视台等单位参与的普法频道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制作了《法案实录》《一日懂一法》《做个识法人》等口碑良好的普法专题节目,其中《烦事有得倾》普法栏目收视率和市场份额均居同类节目第一,并荣获全国十佳法制栏目奖。同时,扩大普法范围,在全市500多个社区宣传平台定期发布法治宣传海报,在5000多个公交视频和1000多个楼宇视频终端、广州地铁各站台车厢的11629台电视终端、繁华商业区大型电子屏,循环滚动播放普法公益广告,拓展普法广度、辐射度。

  “七五”普法在“六五”普法软硬件建设不断完善优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升级,根据社会关注热点,开通“广州普法”微信公众号、“广州普法”抖音号,以“广州普法”微信公众号为引领,组织各区普法微信入驻“今日头条”“企鹅号”“南方号”等推荐引擎产品,构建“广州普法+”新媒体矩阵。在原有广州广播电视台普法专用频道的基础上,再投入3144万元,打造广东地区最大的法治传媒频道——广州广播电视台“经济与法”普法专用频道,开设固定法治栏目12个。同时,瞄准新技术,开发机器人普法、在线直播、网上法治文化公园,形成智慧普法新模式,抢占新媒体普法制高点。

  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暴发,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体人民响应国家号召居家隔离。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把市民急需了解的法律知识传送到他们手中?这是一个难题。运用全媒体时代的普法平台,广州市开展了一场全时空、无接触的抗击疫情 “智慧大普法”。针对不同时期的疫情情况,对哄抬物价、隐瞒病情、聚餐聚会、复工复产等问题,市司法局以“广州普法抖音号+广州普法微信号”的超百万粉丝矩阵为传播龙头,协同广州司法行政、广州律协微信公众号和全市各区新媒体平台,形成“公众+专业”的精准传播火力网,发布防疫法律知识权威解答。广州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开设《战“疫”说法》专题电视栏目,节目除在广州台法治频道、新闻频道播出外,并在花城+、花城FM APP及“法拉理”、央视频等抖音和微信新媒体矩阵推出。“广州普法”抖音号疫情期间推出的近159期短视频综合点击率达6亿。同时,在全市人口密集地和商业中心地带,如北京路、上下九步行街、广州塔、花城广场、白云山等,和地铁、公交、医院、社区及部分机关单位的电子显示屏、电视终端、宣传栏等区域滚动播出公益普法宣传内容。群众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第一时间获悉法律资讯,做好疫情的全方位防控,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微信图片_20200831102234.jpg

  全媒体普法,是普法工作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一个显著成果,从“一五”时期的一台摄影设备打天下,到现在一条普法宣传视频少则近百万、多则近亿的阅览和传播量,这是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力量,更是法制宣传工作者们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创新、融合的一个缩影。

“合纵连横齐普法”

共同奏响法治宣传的最强音

  “一辆面包车、一套普法摄影器材、办公室还是当时临时找的地方”,说起“一五”时期的法治宣传工作,老普法人只有摇头:“太难了”。受条件限制,全市的普法工作长期是“单打独斗”的状况,由市司法局承担。但普法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涉及法律法规众多,受众遍及广州地区1530.59万常住人口、900多万外来人口。为了提高普法工作的覆盖面,近年来,广州市尝试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普法工作网络,将法治宣传全方位渗透,推动法治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进万家,做到目光所见、视线所及、耳中所闻皆有法律元素,使法治宣传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2015年底,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的实施意见》,市委常委会将这项工作纳入2017年度工作要点,建立全市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深入推进此项工作,全市1550名律师与2715个村(社区)签约法律服务协议,普法工作依托村(社区)律师、村居委,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宣传,实现全市村(社区)普法工作全覆盖。



  2017年,省司法厅、省依法治市办等四部门联合下发《广东省“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方案》,依托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平台,开展全市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全市除合并、新建村(社区)等情况,已有2712个村(社区)实现全省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法宣工作基层根基更加夯实,基层法治治理更加规范。

  在实现全市村(社区)法宣工作全覆盖后,为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州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新形势,广州市又进一步拓展了企业普法,全市、区500人以上规模企业开始创建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企业”,通过法治企业创建,提高企业法治素养和规范管理、依法经营,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截至目前,全市111家500人以上规模的企业完成创建。

  2018年11月,市委、市府两办联合下发《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全市行政机关、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党工群团单位、市属国有企业建立起“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制定本部门普法规划、普法责任清单和年度普法计划,明确普法宣传的法律法规、普法对象、预期目标、活动方式、时间安排、责任人等内容,进一步形成全市各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新格局。

  2019年4月,广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下设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4个协调小组和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同年7月,中共广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部署我市守法普法协调小组承担的14项任务,涉及的牵头单位和地方有11个,涉及的参加责任单位33个。44个单位共同谋划,分工合作,从此,普法工作由“一五”时期的“独奏”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合唱”,开启了新时代普法工作新篇章。



稿件来源 | 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处

通讯员 姚嘉珣 朱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