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17 广州市司法局 粤ICP备09006188号 网站标识码:4401000042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13号
白云区司法局多管齐下推动《社区矫正法》实施平稳规范有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正式施行一个月以来,白云区司法局认真掌握并严格执行新规定、新要求,社矫安帮科和24个基层司法所统一认识,勇于担责,通过“四个新”的有力举措,推动全区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开展,实现《社区矫正法》适用平稳有序,确保作为全市流动人口集散地、社矫对象数量最多的大区,社区矫正工作安全稳定。截至7月底,白云区辖内共有社区矫正对象527人,安置帮教衔接在册1849人;本年度累计开展社会调查87宗,变更居住地核查59宗,对违规社矫对象执行处罚47人次,其中仅在7月份就严格依照《社区矫正法》的规定,执行训诫9人次、警告5人次。
一、深化改革,适应“人文社矫”新形势
一是深化社区矫正工作机制改革。以白云区社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为基础,逐步建立完善社区矫正对象管理联防联控机制、社会网格化管理机制、信息化核查机制、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常态化检查督导及情况通报机制。出台了社矫安帮制度规范10项,前往司法所开展驻在式检查67次,编发问题通报25期、情况周报22期。二是全面贯彻执行《社区矫正法》。组织社区矫正业务专题培训班暨风险研判分析会议、专题研讨8场,参加99人次;组织社区矫正对象专题集中学习教育22批次,参加364人次;开展专题宣讲47场次,累计参加974人次;举办专题培训24场次,参加454人次;购买《社区矫正法释义》200册,其中分送给辖内社区矫正参与单位57册;制作宣传海报740版;通过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公众号等开展宣传194次;通过小区电子显示屏和法治文化公园大屏幕滚动播放《社区矫正法》45次。三是疫情防控、监管矫治两不误。组织社矫对象开展疫情风险隐患、复工复产、易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排查工作,以及社矫对象“零容忍纠违行动”、刑满释放应衔接人员“清零行动”等专项行动,实现社矫对象“零感染、零脱管”,刑释人员“全衔接”。四是积极转变执法观念和监管模式。建立健全《社区矫正法》衔接机制,确保过渡期社矫执法安全有序。根据《社区矫正法》规定,分批拆除社矫对象电子定位监管手环,目前符合特定情形需佩戴电子定位手环以加强监督管理的社矫对象有7人;积极对接上级单位,根据省市统一部署,稳步推进社区矫正委员会的设立;拟制了《社区矫正法》具体实施中的疑问解答稿,调整执法程序和步骤6项,更新应用文书和报表模板20份。
二、善借外力,出台“网格社矫”新举措
针对辖区面积广、社矫对象数量居全市之首的特点,白云区司法局依据《社区矫正法》相关规定,率先引入社区网格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一方面制定出台全区社会网格化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在辖内的棠景司法所开展“网格社矫”试点工作。多名街道的社区网格员分工安排,协助司法所开展对辖内社矫对象的定期走访、情况摸查、信息反馈、应急处置以及宣教帮扶等工作。司法所对社区网格员开展社区矫正和保密业务培训,借助社区网格员熟悉辖区情况的优势,推动社区矫正和社会力量有机结合,优势互补。一方面缓解了白云区基层司法所社区矫正力量不足的困难,另一方面增强了对8小时工作时间外突发情况的处置成效。同时,将试点工作经验做法在辖内24个司法所推广,逐步形成对全区“两类人员”实施社会网格化管理的新格局。
三、对症下药,探索“加减乘除”新实践
区司法局不断探索社矫管理新实践,在对违规社矫对象进行有力监管并采取“零容忍”态度的基础上,还积极运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法”,解决社区矫正工作中常见的管理难题。一是及时沟通、多方联动用加法,下好统筹协作的“一盘棋”。多次召开全区社矫工作联席会议,联合区委政法委、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等相关部门,加强协调联动,完善社矫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二是化解压力、排查矛盾用减法,把好宽严相济的“红绿灯”。既重视依法管理,又秉持人文关怀,对屡教不改的社矫对象“亮红灯”,对自我松懈的社矫对象“亮黄灯”,对遵纪守法的社矫对象“亮绿灯”,实现宽严相济的监管效果。三是核查手段、监管教育用乘法,筑牢社区矫正的“防火墙”。综合运用信息化定位核查、电话抽查、发送《白云社矫》学刊开展线上教育等手段,加强教育警示,防止脱管漏管。四是解除矫正、安置帮教用除法,交好安置帮教“接力棒”。完善解矫安置衔接机制,提前在解除矫正对象中走访并告知解矫流程,提前通知其家庭成员、有关部门、村居委参加解矫宣告,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规定,妥善组织解矫宣告仪式及办理相关解矫帮教手续。
四、多管齐下,推行“心理矫治”新模式
在坚持监管规范化的同时,区司法局充分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评、心理治疗、心理危机干预等手段,帮助社矫对象打开“心”墙,更好地重塑自信、融入社会。一是开展心理测评,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对新入矫的社矫对象进行矫正风险和心理健康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将社区矫正风险偏高和心理状态异常的社区矫正对象纳入每月重点管理人员。二是组织心理讲座,培养健康心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社矫对象入矫宣告教育内容,通过开展心理专题讲座,引导社区矫正对象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克服负面情绪,帮助社矫对象情绪调适。三是开展心理咨询,塑造健康人格。按照环境温馨、安全、一对一的要求设置“心理矫治室”,让社区矫正对象在入矫前填写症状自评表格,如结果显示为抑郁、焦虑等亚健康心理状态,司法所即主动对其进行心理矫治,运用行动疗法、认知疗法、放松疗法等,缓解社矫对象心理压力,促进其人格健康发展,帮助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市局社矫处 白云区司法局社矫安帮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