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17 广州市司法局 粤ICP备09006188号 网站标识码:4401000042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13号
广州法援多措并举服务保障“六稳”“六保”
今年来,广州市法律援助机构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部署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立足法援职能特色,多措并举、多点发力,为困难群众提供覆盖城乡、便捷高效、普惠均等的法援服务。1—6月,全市共承办法援案件11367件,为困难群众挽回经济损失或取得利益10070万元 。
一、创新法援服务方式。及时调整法援服务方式,大力推进热线和网络等远程或在线服务。开通法援“绿色通道”,做到“特事特办”。大幅简化申请人填报资料程序,实行法援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和法援经济困难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在法援案件中适用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引导受援人和解协商。建立劳动争议案件线上调解机制,达成的调解协议可以申请司法确认。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健全司法行政系统内部协作机制。加强与法院、检察院、公安、人社、民政、工会等部门沟通联系,促进援诉对接、援调对接,法援与司法救助的衔接配合。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共建法律援助合作机制,在市退役军人来访接待大厅设立法援工作室。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中全面落实值班律师法律帮助,在市、区两级检察院、看守所设立法援工作站,派驻或者安排值班律师,统筹调配全市值班律师资源,建立跨区值班律师派驻机制。开展国家赔偿和司法救助案件法援律师代理制度,为国家赔偿请求人、司法救助申请人提供便利的法律服务。加强“智慧法援”建设,在“广州市法律援助”微信小程序平台增加法律咨询预约、法援网上申请和“摇珠”指派案件报名等功能。研发法援电子档案系统,并在市、区两级法律援助机构全面投入使用。实现所有法援申请在1个工作日内审查、决定并送达受援人,法援案件从咨询、申请、受理、指派到办案、结案等网上全流程办理。
二、打造“法援惠民生扶贫奔小康”品牌。认真落实民生责任,深化“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关爱残疾人”法援品牌建设。对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军人、人民警察、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提出的法援申请,无须提交经济困难申报材料。做好重点人群的法援工作,用心用情服务农民工,积极参与帮贫扶困。依靠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主动为低保人员、五保户、重度残疾人、农村特困户和对因疫情影响导致生活困难的中小微企业主等帮扶对象提供法援服务,助力复工复产、助推脱贫攻坚和应援优援增强群众获得感。
三、提升法援服务质量。落实广东省《法律援助经济困难公民认定办法》和民事、刑事、行政、劳动争议仲裁等法援服务规范。健全办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修订《广州市法律援助案件办案补贴标准》《法律援助实施及补贴发放细则》,探索建立办案补贴与服务质量挂钩的差别补贴机制。规范常备法援人员(社会律师)的准入、退出和管理机制及法援案件质量评估的具体办法和标准。出台《未成年人法援业务操作指引》《办理未成年人权益受侵害案件工作规程》,针对未成年人法援案件建立专门的受理、接办、承办、转办工作机制,落实专人跟进负责;配合团市委深化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派出熟悉青少年心理及法律法规的资深律师参加12355热线值班;与市检察院研讨整合资源,及时为权利受到侵害的未成年人提供实质化法援服务。成立法援复杂疑难事项审议委员会,加强法援案件办理的日常监督和指导。对重大复杂疑难法援案件实行专家会诊、集体讨论、全程跟踪、重点督办、派员旁听。定期开展案件质量专项检查,有效保障和提高法援案件质量。
四、推进民法典普法宣传。法援机构工作人员和常备法援人员(社会律师)自觉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利用来电来访咨询、窗口值班、上门服务等时机场合,大力宣讲民法典相关条款。开展民法典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等活动,努力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每一个受援人走近民法典、了解民法典、运用民法典,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
(市法律援助处 阳树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