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17 广州市司法局 粤ICP备09006188号 网站标识码:4401000042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13号
广州市司法局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4年,市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不断深化“六法融合”创新实践,在全国率先设立涉外法治工作专门机构,率先建立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下放职权事项调整评估指标体系,率先制定行政机关负责人参加行政复议听证规定,率先出台复议案件先行化解工作指引,率先试点将行政争议从信访引流工作机制,建成广州法务大厦、广州市调解协会和市多元解纷中心,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广州在2023年度法治广东建设考评中排名全省第一,连续8年获评优秀等次;在中国法治政府评估(2023)中排名第五,是全国唯一一个连续8次稳居前五的城市。
一、加强党的领导,压紧压实法治政府建设责任
一是高站位学习宣传。通过局党委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和述责述廉述德述法评议考核,15个党支部被评为“穗直先锋·四强党支部”。二是高标准压实责任。局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谋划,推动制定《广州市高水平法治政府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2024—2035年)》,及时研究部署重点工作、解决重大问题。对全市93个单位开展法治广州建设考评,提请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法治广州建设情况分析报告。三是高水平部署推动。全面履行市委依法治市办职能,制定法治政府建设项目推荐试行办法,组织参加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和第七届“法治政府奖”评选,举办“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专题研讨班,组织开展2024年度全市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全市共47万余人参考,通过率达100%。
二、聚焦中心大局,以高水平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
一是健全高质量发展制度体系。积极推动电动自行车、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国土空间规划、“三旧”改造等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推动修订专利管理条例,广州与佛山等五市开展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协同立法。年内推进地方性法规18件、政府规章11件,废止政府规章4件。二是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推动出台《广州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条例》,印发《广州市“干部作风大转变、营商环境大提升”专项行动法治建设及法律服务专班工作方案》。对31项市级证明事项进行清单式管理。与市商务局等7家单位联签国际贸易风险分类防范联合工作机制合作备忘录,切实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三是推动广州湾区中央法务区建设。近50家优质法务机构入驻广州法务大厦,天河、海珠、南沙片区分别聚焦大湾区金融法务、会展业和数字经济、涉外法治等,发展高端特色法律服务业态。四是持续推动完善内地与港澳律师事务所合伙联营机制。成立首家律师协会涉外法律服务分会。强化涉外法治供需对接,推出“法企融合新质发展”服务企业“走出去”品牌系列活动,开展律师担任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形象大使试点工作,开设涉外法律咨询服务港,组建法律服务团连续三届为广交会提供法治保障,得到中央电视台、司法部宣传推广。深入实施优秀青年律师“凌云计划”,开展广州市涉外法律服务人才高端实务系列培训,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三、坚持依法行政,推动政府履职更加规范有序
一是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将海岛保护规划、绿化规划等5项事项纳入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年度目录,28项行政规范性文件纳入年度项目库。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推动全市155份规范性文件出台。健全备案审查工作机制,向省政府、市人大常委会报送备案市政府规范性文件24份,备案审查各区政府文件79件,报备率、及时率和规范率均为100%。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共对市政府行政决策出具审查意见682件,审查市政府及其他部门重大政府合同135份。二是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实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发布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工作指引。建立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事项评估调整机制,清理、收回105项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事项。全省首推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三三三”工作制,粤执法办案平台镇街推广使用率达100%。三是加强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成立广州市行政复议委员会,推出复议申请“跨域受案、全城通办”,探索在广铁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设立行政复议收案窗口,一案例入选司法部贯彻实施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典型案例,首例区政府负责人“出听”应议案获司法部充分肯定。推动广州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工作站(室)推广建设,已全覆盖建成11个区级工作站、4个部门工作室,并设立首个镇街调解工作点,“1+N+N”府院联动调解和解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四、深化多元共治,构建社会治理法治化新格局
一是提高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质效。推动《广州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立法,指导设立广州市调解协会和市多元解纷中心以及琶洲商事调解中心、新业态用工保障联盟调解中心等商事调解机构。“构建1+N大调解格局”被纳入市委深改委2024年“一专项小组两亮点”改革创新项目。二是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市建成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3142个,其中特色公共法律服务平台115个,全年开展业务咨询和业务办理超19万件次。加大法律援助力度,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动态调整至3354元/月,全市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33917件。三是深化全民普法。创新开设“广州市司法局法治直播间”,开展直播活动25场,总观看人数达612万人次。“广州普法”融媒体平台发布推文1866篇,总阅读量约1454.5万人次;发布短视频1596条,总播放量约87724.97万次。
五、强化制约监督,推进行政权力运行法治化
一是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93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满意率达100%。二是强化专项监督。研究制定市法治督察专员管理办法,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全市544个单位法治政府建设情况进行巡检,针对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存在的短板弱项,联合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开展联合督查。三是全面落实政务公开。及时公开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通过网站主动公开工作动态762条、政策文件53份以及财政预决算信息38条,加强政策解读,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2024年,市司法局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广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一是制度供给还需进一步丰富。新兴领域立法储备不足,“小快灵”立法形式运用不够。二是涉外法律服务及人才培养方面还需持续提升。仍存在跨部门协同推进机制不够健全、涉外法治实施能力有待增强、高水平的涉外律师人才和机构相对缺乏等问题。三是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有待增强,部分区和街镇行政执法力量比较薄弱。
2025年,市司法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力争创全国第三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奋力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当好排头兵,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提供坚强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