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

对峙7年的老乡握手言和了!“玉和堂”多元联动“智”解纷争

2025-06-06 15:18
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字体 :

  传统交易模式依赖“行规”,中小商户维权能力弱、取证成本高而导致纠纷频发。在此背景下,今年4月,荔湾区司法局推动法院、司法行政、市场监管、治安防控、行业协会等多方资源整合,在珠宝玉器行业率先开启“庭站共建”模式,成立珠宝玉器行业纠纷联调工作站,依托行业专业支撑、司法协同联动托底,对涉企纠纷实行“全链条闭环管理”,不断优化辖内法治化营商环境。

  近日,在荔湾区司法局逢源司法所、荔湾区人民法院法官、珠宝鉴定师、社区法律顾问的共同见证下,一对因货款争议对峙7年的老乡握手言和。这起涉及金额40余万元的合同纠纷,通过“专业力量+部门联动+情感修复”的联动模式成功化解,成为法院委托玉和堂行业纠纷联调工作站(以下简称“玉和堂工作站”)开展多元解纷的典型案例。

  图片

  从合作到对峙的7年僵局

  李甲(化名)是辖内某珠宝行经营者,自2018年起与老乡李乙(化名)建立加工合作关系。李甲按李乙要求加工饰品,但市场波动导致李乙的资金链断裂,截至2024年11月,李乙累计拖欠李甲货款达40余万元。此后李甲多次通过电话、微信联系等方式催讨,李乙均以资金困难为由拖延,甚至避而不见。曾经的合作情谊渐生嫌隙,矛盾逐步升级。李甲于2025年初将李乙诉至荔湾区人民法院。考虑到双方既有商业往来又有乡谊纽带,荔湾区人民法院秉承“多元化纷”理念,将案件委派至玉和堂工作站进行诉前调解。

  多元联动“智”解纷争

  玉和堂工作站迅速组建由法官、社区法律顾问、珠宝鉴定师、司法所工作人员构成的调解小组,针对纠纷特点实施“三步走”策略:

  第一步——法律评估与风险预警。社区法律顾问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相关规定,向当事人双方进行了全面的法律解析,明确李乙作为定作人,按约支付货款是其法定义务;李甲作为承揽人,有权要求李乙履行债务,且有对账记录构成要求履行的依据。之后,司法所向李乙详细阐释了进入诉讼程序可能面临的风险:李甲可依法申请财产保全措施,如冻结其银行账户、查封库存货品等,直接影响企业资金周转与正常经营;若法院判决生效后仍未履行还款义务,李乙将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面临限制高消费、融资信贷受限等信用惩戒。调解过程中,法官向双方当事人现场解释了法院对欠款案件的裁判规则,让双方切实感受司法裁判的严格尺度。

  第二步——行业专业支撑。为破解传统调解中“专业知识不对等”痛点,玉和堂工作站还邀请了资深珠宝鉴定师对已交付饰品进行价值复核,鉴定师对照双方约定的“来图加工”条款,逐批核对设计图纸、工艺确认单与实物的匹配度,重点核查饰品克重、款式细节,均未发现问题。且每份验收单上均有李乙签字确认,按照行业规则,已形成完整履约。

  第三步——乡情联结与法律保障。司法所以“老乡情谊”为情感纽带,细致梳理李甲与李乙多年合作互助等具体事例,引导双方从“同乡创业者”的共同身份出发,重新审视彼此在长期合作中建立的信任基础,着重阐释“产业链协同共生”理念,让双方认识到加工端与销售端唇齿相依的行业生态关系,逐步摒弃“零和博弈”的对抗思维,形成“共渡市场难关”的共识。

  7年对峙终握手言和

  经多轮调解,双方最终确认债务明细并达成“分期支付+履约保障”协议。在和解方案制定环节中,司法所立足珠宝行业的经营特性,结合李乙的实际资金周转情况,制定了3年分7期还款的调解方案。协议同步约定,若李乙任意一期逾期超过15日,李甲可就全部剩余款项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实现“分期缓冲有期限、履约保障有力度”的解纷目标。

图片

  玉和堂工作站自设立以来,为片区专业市场50多户商家进行了法治体检,共接待商户来访48次,调解矛盾纠纷19宗,推动法律服务从“被动应答”向“主动治理”转型,实现法律服务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未来,玉和堂工作站将进一步深化与法院、行业协会的协作,探索建立多元化解纠纷一站式服务,为广州“美玉”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来源 | 荔湾区司法局